发布时间:2025-10-15 18:13:07    次浏览
六十年代的西方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震荡:反越战示威、暗杀肯尼迪、反种族运动、伦敦的前卫时装风潮…各种新思潮和新事物的冲击促成了理想主义与崇尚反叛的六十年代。在这股风潮下,活跃于四、五十时代的“垮掉的一代”开始演变为更加活跃的反主流文化群体――嬉皮士。他们用公社式的和流浪的生活方式来表达对越战和民族主义的反对,追随亚洲宗教或政治精神领袖,诸如:耶稣基督、佛陀的灵性教导,圣弗兰西斯的山城、戴维·梭罗和甘地等等。同时,他们对西方国家中产阶级的价值观持反感态度。典型的嬉皮士之旅一般是从西欧、美洲出发,以最便宜的旅行方式到达亚洲中部、东南部,印度或斯里兰卡。1. 六十年代,George Harrison 在泰姬陵面前自拍 2. 1969年,尼泊尔的首都加德满都。图片由Bruce Thomas提供。 3.尼泊尔的首都加德满都的Freak Street。 4. 印度的果阿邦。图片由Gusthed提供。 5. 尼泊尔的首都加德满都的Freak Street。图片由Rory McLean提供。 6. 1966年,在伊朗的加拿大人Kami Kanetsuka。图片由Rory McLean提供。 7. 著名的Sigis餐厅,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 8. 从这种负载大量行李的车子可见嬉皮士的踪迹。 9. 「土著女孩」在印度的果阿邦。 10. 在1968年,披头四乐团在印度留影。图片 Paul Saltzman提供。 11. 1972年,《Lonely planet》旅游指南中的特写并非在哪吃饭,而是如何弄到毒品。 12. 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Freak Street。图片由travelnepaltimes.com提供。 13. 尼泊尔首都加德满的一对情侣。 14. 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 15.印度的果阿邦。 16. 1960年代的泰国。图片由Joy Tour Travel提供。 17. 阿富汗。图片由Huffington Post提供。 18. 1966年,约旦接近杰拉什的地方。图片由East Med Wanderer提供。 19. 1972在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家酒店的屋顶。 20.六十年代的果阿 原文:一起迷路,才不孤单欢迎旅行家、摄影师、手作人、设计师、艺术家等向《迷路》读者分享你的故事、作品、或创业项目。迷路邮箱:[email protected]